兩岸的軍事,平衡?
1997年,我在瑞士,遇到一位大陸新華社的記者,共產黨員,他說,他剛從新加玻來,剛看過新加玻航空展,看到了雄二飛彈,他知道我的背景,我那時代表中華民國在瑞士參加丁肇中院士的反物質磁譜儀太空計畫,這位記者問我,我個人的觀點,雄二飛彈賣給大陸,好不好。我回答,也滿好的,買一套武器系統是要連後勤補保系統一起買,若大陸的補保系統要靠台灣,兩岸的戰爭,可就真的不好打了。他又問我,台灣擔心大陸打過去嗎?我回答,就來啊,如果能過來,這幾十年就可以過來了,也就不要用導彈來嚇台灣了。
說道導彈,1996年導彈危機剛過,我們在九鵬海邊做天弓二型的性能提升測試,有一位學長,淡淡的說一聲,若有一顆導彈落在中央山脈,台灣人會不會怎樣?當時,我們信心滿滿。(我們團隊曾在導彈危機時,監偵過中共的彈道飛彈,當情報資料提供給美方時,美方稱讚不已)
這30年,中華民國的ADIZ逐步退讓,解放軍幾乎將此ADIZ視為解放軍常訓的場域。
台灣一方面喊著要有國家尊嚴、不交流、要對抗,一方面,卻沒有面對戰爭會發生的準備,不敢恢復二年義務役,嘴巴說重視國軍,兩岸打起來,我們有多少後備兵力,可以面對幾波的交戰,此時,卻把自己的生死存亡交給外國人來掌握。
回想當年為實現三民主義而戰的國軍,有軍魂、有理想。有個臉書的粉絲團,許多義務役的老兵貼文,分享當年草綠服的光榮歲月,可知當年國軍的精實訓練。
科技老兵退伍十年,已經除役,也是一個需要被保護的老百姓,當然擔心。
謝謝記者報導老兵的一點點見解...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582897
#雄三飛彈總工程師